分类标题

我们这一代|三十年,用光阴镌刻忠诚!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5-30 15:53:43

刘振宗,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9月进入河西区人民法院(现万柏林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主持工作)、执行局副局长,三级高级法官,荣誉天平纪念章获得者。2022年4月光荣退休。

小编絮语: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政法干警,也是一名兢兢业业的法人,从稚嫩到中坚,从青涩到离别,一晃已经三十二年,三十年很长,长得足以让他从28岁血气方刚变成了60岁老成持重;三十年又很短,短得让他11680天只做了两件事,审判和执行。

他的法院故事一提笔就写了30年。故事中,有那年那人那事,有那愁那怒那喜,有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豪情壮志,更有司法为民,初心在胸的涓涓深情,一幕幕历历在目,回首瞬间已是经年。一朝万法人,永远万法情,谈到离别,无言中透着不舍,沉默中已有晶莹闪动。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对于他们,我们能做到的不只是一个个名字、称谓的铭记,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接力,初心的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近他--员额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刘振宗,一起去感受那份执着的初心。

我的法院故事写了三十年

我的法院故事不长,但一提笔却写了30年。打开记忆的闸门,许多人,许多事奔涌而出,如流星划过夜空,如细沙随海水退回记忆的深处,只留下瞬间的痕迹。但总有一些回忆会定格---1999年的那一年,在我的生命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那一年,值得珍藏。

1999年3月,在经历了9年法院工作的我,渐渐退却了初入法院时的青涩,懵懂。在经历了书记员、审判员、万柏林人民法庭副庭长等工作后,我被院党组委于重任,平调至西山人民法庭,主持工作。

那一年,我37岁,风华正茂。

建成了标准化人民法庭

90年代末的西山法庭,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说“几条凳子拼个台,法徽一挂就开庭”,老百姓来法院没地方坐,法庭干警们上山下乡取证靠走路和骑车,风尘仆仆回来却一口热乎饭也吃不上,三五个人挤在一间五六平米的办公室,冬冷夏热。为改变现状,上任以来,我带领法庭干警四处奔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寻求各级领导的支持,历经两年终于建起了385平方米的标准化人民法庭,法庭有了小食堂、老百姓有了便民休息室、便民服务台、法官有了法官之家……,新法庭正式挂牌后,“西山人民法庭是太原市六大城区法院最好的法庭”、“西山人民法庭已达到标准化人民法庭的要求”这些省市区领导的赞誉层出迭见,但在我心中,看到老百姓有舒适的诉讼环境,干警们能在敞亮的办公室安心地坐下吃口热乎饭,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创建阳光工程

只要有当兵的历史,军魂注定陪伴一生。作为军人出身的我,在走进西山人民法庭的那一年,我就下定决心要带出一支清廉洁的法官队伍。正人先正己,那时家住东山,我每天早上7点就从家出发,行程30余公里来西山法庭上班。主持制定了法庭廉政建设制度、措施,在法庭内设立廉政监督台和审判公开制度专栏,公布了每一位干警的职务和姓名,带头提出了”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口号,坚决堵住了当时社会流传着“大檐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不良风气。为节约法院开支,我和法庭干警利用修建法庭时剩余的边角料制成图版创建了“阳光工程”,把诉讼时效、管辖、审限、受案条件、办案流程,诉讼费收取标准等诉讼基本知识全部以图版的形式公之于众,让老百姓一进法庭大门,就能打“明白”官司,知道怎样监督。

用责任书写"法官"两字

90年代末的西山法庭地处偏僻,交通落后,办案工具就是“2+2”模式,靠着这2轮+2腿的方式,我和干警下沟爬山就地办案,自带干粮,自带水,农忙时,把庭开在了田间地头,开完庭后,还客串一把“乡亲”与群众一起忙农活,收庄稼。往事一幕幕,许多人、许多事已经在脑海中慢慢淡化成一个符号,一个片断。但,年过古稀的翟老汉"要钱"一案,现在想起依然清晰。翟老汉无儿无女,几年来在西山摆地摊,好不容易挣了点儿钱。老人家怕钱放在身边不保险,就把钱寄存在他信得过的表兄赵某那里。赵某突发急症,还未来得及交代后事就离开了人世。翟老汉听说后,屡次跑到赵家要钱,赵家人均借故推辞。无奈,翟老汉只好将赵家人告到法庭,想请法庭帮助他要回自己的养老钱。面对翟老汉无法提供任何证据的被动局面,为了不给翟老汉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负担,我只好请老汉撤诉。作为法官,案已撤诉,我没有了职责要求,但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为老人追回损失义不容辞。一次次的骑车到赵某家,摆事实、讲法律、谈道德、说人情,从翟老汉的境遇谈到赵某在世时的处事为人。终于,赵某的家人从一个旧笔记本里找到了记载翟老汉存钱的事儿,并主动将钱交到了法庭。

当我把钱递到翟老汉斑驳的手中时,老汉哭了,泪水顺着脸上的沟壑流下来,滴到办公桌上,也是那一刻,让我明白,法官不仅要注重法的运用,更要以一个老百姓的视角,从理与善的角度却解决问题。因为,在无数“翟老汉”的心中,法官就是"天",就是他们追求正义的终结点。

我的绰号是"廉政"

那时候虽然物质世界是苍白的,但精神充实,因为心里时时刻刻揣着群众,内心总是很饱满。那时的我们,“法不阿贵,法不避亲”的信条在我们的心中至高无上,也正是那时,我60余年来,唯一的绰号在当事人和法庭中间传开了。

“‘廉政宗’你发小来找你了”。话音刚落,我几十年未见的兄弟推门而入“哈哈,找到你小子,真不容易!”。一阵热闹后,拿出一个信封,“我的亲戚有个官司在你手里,先给你意思一下,事成后,我再带亲戚过来当面重谢!”。听到这,我沉下脸,指着我张贴在墙上的“三拒要求”,对他说“是好兄弟,就把钱拿回去,别难为我,你不拿,我就交到院里去,然后以行贿罪追究你的责任”。一席话,让老友面红耳赤,拿起信封一声不吭走了。晚上,不甘心的他又来到我的家里,被我呵斥了一顿,临出门说了一句话“今天,我知道你的‘廉政宗’外号是咋来的了,于法我尊重你,于情,我不理解你,你六亲不认,你的家门这辈子我也不会再登了!”。一晃二十年,老友相聚,谈笑风生,他握着我的手,“振宗,我敬佩你,向你道歉,也为有你这样的兄弟感到高兴!”一席话,让我心潮涌动,我感谢老友的理解,也感谢那个无华纯真的年代造就了那个“两袖清风不染尘”的“廉政宗”。

转身,又是一个春天

2004年,我离开了西山人民法庭进入法院执行局,任执行局副局长。期间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执行专项活动,大型腾退现场、查封拍卖设备,肩扛执行仪,被当事人辱骂,这些场面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对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承诺,对于现在的我而言,不仅是给年轻后辈经验传授、同事切磋时的谈话内容,更是浓缩在我血液中的岁月情怀。

再回首,我的法院故事一讲就是30年,这30年很长,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只做过两件事”审判和执行”。审理和调解过的近万件民事纠纷,无一错案。在向当事人宣传法律的同时,形形色色的案件,也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里书写一个大大的”人”字,又如何在这飞速前进的社会里践行一个大大的“法”字。我感恩,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我一方挥洒热血的舞台,给予我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我感恩,在每一次华丽转身的背后,有法院党组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有同事对我的信赖和支持。

岁月留痕,转眼60载。忘不了迈入河西法院(现在万柏林法院)大门时的踌躇满志,更忘不了在万法32年的点点滴滴。如今,已至离岗岁月,虽有不舍,但无遗憾。在岗时尽职守,离岗时万法新秀迭起,后继有人。老兵当有新兵志,我的万法故事已接近尾声,这段占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旅程已圆满接近终点。未来的路,依然有无限可能。一朝万法人,永远万法情。相信,有万法精神的一路陪伴,未来的路一定又是一段鲜衣怒马的旅程。

三十年

经历寒来暑往,见证风雨沧桑

三十年

回首云淡风清,已是春花秋实

愿:在不再年轻的年轮里

有梦为马,不负韶华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愿:那颗依然年轻的心

永远正青春,永远充满斗志

永远意气风发,永远热泪盈眶。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