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标题

政法工作感悟〡从历史脉络中把握纪律作风督查的政治属性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7-18 00:00:00

从历史脉络中把握纪律作风督查的政治属性

——市委政法委督察室 宋浩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最为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我们呈现出鲜明的历史脉络和权威定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弥足珍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秘诀,更是我们坚持政治统领,做好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工作的重要指引,在实践中,关键是要深刻认识以下三个关键词的政治属性。

关键词一:纪律

从基本概念看,纪律是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集中表现为人们的行为规则。

相较于一般组织团体,党的纪律更为神圣和严格,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纪律建设。1921年,党的一大纲领明确采用苏维埃的形式,强调遵守党组织纪律和接受监督。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章,在“纪律”一章,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1927年,党的五大设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明确指出“监察党部工作特别注意政治纪律的执行”从而“巩固党的一致和权威”。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革命纪律,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明确为党的纪律,并制定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政治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并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强化党的纪律、纯洁党的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在西柏坡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全党纪律建设不断走向深入。改革开放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纪律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要求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强调党员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党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增加了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规定,明确将申请入党的对象扩大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增写了在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中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纪律要求,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关键词二:作风

作风建设是指在培养党员同志优良作风方面进行的工作,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使用“作风”一词,主要针对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第一次使用了“党的作风”一词,并把它简称为“党风”。毛泽东同志历来坚持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他把树立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称之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紧盯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整党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开展了整党运动、“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思想作风建设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探索加强作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针对“四风”问题,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力举措。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无论在什么时期,我们党都始终把讲政治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及时发现并解决作风建设的现实问题,有效保证了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词三:督查

督查,即督促检查,目的是促进任务落实、推动目标实现。督查在我国历史久远,秦代设立御史府,对各级官员执行中央政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汉代地方政府设置督邮一职,代表太守督察县乡。明万历年间实行了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为目的的“考成法”,由六部和都察院将各级官员应办事项建立台帐、明确时限、逐月检查、追责问责。清代设置了稽查房,各部院衙门向稽查房报告事件办理情况,稽查房按日记档、按月奏报,这些督查实践都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们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督查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必须执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随时掌握工作进程,交流经验,纠正错误,不要等数月、半年以至一年后,才开总结会、算总帐,总的纠正。这样损失太大,而随时纠正,损失较少。”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督促检查的职能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进行了“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三改一化”等重大运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开展了大量的督促检查工作。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明确提出“工作检查,党委有责”。2017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督查工作作出规定和部署,标志着党的督查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工作是党委督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第一属性是姓党、为党,必须把讲政治贯穿到督查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来看,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是全面推进政法工作,特别是党中央决定、决策部署、指示等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既是业务工作,更是关系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工作;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来看,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工作开展的质效,关系到政法队伍这个“刀把子”是否牢牢掌握在党和国家手中,关系到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观照历史,把握方向。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一以贯之坚持政治引领,把纪律作风建设挺在前面,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新征程上,我们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百年变局、世纪疫情、西方霸权主义封锁等复杂局面,机遇和挑战并存,更加迫切需要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为党的事业、为政法工作提供坚强队伍保障,这就对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的重点是讲政治、求实效,推动政法干警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忠诚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一是讲政治强督查,推动政法干警提升学习力,做到“真信真用真学习”。当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委政法委开展纪律作风督查的根本指引。要推动加强体系化、常态化教育,督促广大政法干警用好“学习强国”“锦绣太原”等平台,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发扬钻研精神,做到全面系统学、入脑入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同时,还要引导政法干警培养斗争精神,力促其强化思想交锋、内省自警,着力纠治思想偏差,不断补钙壮骨、凝心铸魂。

二是讲政治强督查,推动政法干警增强执行力,做到“有情有义有尊严”。政法干警的情义要体现在家国情怀中,政法干警的尊严要体现在担当使命上。在本职岗位上忠诚履职尽责是政法干警的终身课题,也是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的重要着力点。督查过程中围绕党史党章、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知识内容,以及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灵活采用明察暗访、问卷测试、交流座谈等形式,一方面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把红色基因、大局观念、优良作风融入政法干警血脉;另一方面强化底线思维,筑牢道德底座,督促政法干警严守纪律,明大德走正道,立起以有为争有位的鲜明导向,使广大政法干警认识到格局和大局、胸怀和情怀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职业获得感和荣誉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彰显尊严担当,更好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讲政治强督查,推动政法干警增强免疫力,做到“正心正念正三观”。政法干警政治免疫力不会自然形成,观念塑造也决非朝夕之功。通过持续开展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最大限度发挥他律作用,督促政法干警自我加压、严格自律,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督促勉励政法干警守正对党忠诚之心、为民服务之心、奋斗实干之心,通过学习实践,深刻感悟党的理论魅力、真理伟力、实践威力,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督促勉励政法干警强化党性修炼,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时刻自重自省自励,自觉对标对表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以政法干警自身过硬带动队伍全面进步,更好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