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爱珍(右一)入户开展征兵政审家访
她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将入户和户籍业务、破案追逃、矛盾调处等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梳理各类线索,钻研追逃技战法,在前后40天时间内,便相继抓获13名在逃人员。她就是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梁爱珍,自全市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她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被同事称为“追逃能手”。
真情感化
1972年出生的梁爱珍,干了11年社区民警。扎起的马尾、柔和的眼神,乍一看,她不像是到了知天命年龄的人。
平时总在社区里跑,梁爱珍身形挺拔而瘦削,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总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梁爱珍利用公安信息资源,对网上逃犯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很快,她发现一条线索:王某因盗伐林木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熟悉社区情况的梁爱珍知道,王某的户籍地虽然在她管辖的小东流社区,但属于人户分离的情况,本人不在太原。
能不能让他的家人劝说他投案?想到这一层,梁爱珍多次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对王某亲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讲政策、摆道理,用真情感化他们。5月27日,在王某亲属的劝说下,王某主动投案自首。
新城派出所所长陈景荣说,“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后,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由原来的5名社区民警扩充至10名,梁爱珍将以前管的丰颂苑社区、欣园社区移交给充实进来的社区民警后,专职负责小东流社区工作,“她的工作精力更充沛、沉入社区工作时间也更长、劲头也更足了”。
“很多在逃人员都因涉嫌诈骗,被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他们当中不少人年纪轻、不懂法,给他们讲清楚政策,他们还是愿意主动投案的。”梁爱珍说。
兵贵神速
在做好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的基础上,梁爱珍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及时跟进,主动与办案单位对接,了解在逃人员详细情况。
7月11日中午,太原下着大雨,刚刚得到线索的梁爱珍来不及吃午饭,就和同事一起去抓逃犯。
“不能拖延,可能一顿饭的工夫,对方就跑了”,梁爱珍到了目的地后看到,巷子里的积水已经没过小腿,她和同事都没有犹豫,蹚水而过。然而,对方还是已经离开。不愿放弃的梁爱珍,以查验核酸检测结果为名,通知对方回来再填个表。大约十几分钟后,一辆黑色小轿车驶了过来,车上坐着4名年轻男子。
梁爱珍心中咯噔一下:没想到对方来了4个人,他们两个人能否顺利将逃犯抓获?大雨中,她一边走上前,一边回忆逃犯的面部特征,“脸部轮廓略微有点方”,是一个涉嫌帮信罪的网上逃犯。
打开车门后,梁爱珍叫了一声逃犯的名字,其他几人纷纷看向驾驶座,原来开车的正是要抓的逃犯张某。
“这么大雨,你跟我到那边的店里填一下表吧?”机警的梁爱珍以此为由,将逃犯和其朋友隔离,以免横生枝节。待嫌犯走进店里,早已候在一旁的另一名民警立刻扑上去,二人合力将嫌犯抓获。
“只有快速出击,才能抓到逃犯”,梁爱珍总结了自己追逃的一套方法,且屡试不爽。
6月下旬,针对辖区已经返回吕梁方山老家的诈骗案在逃人员王某,梁爱珍一得到线索便立即赶往当地,并争取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在核酸检测现场将王某抓获。直到被抓获时,王某都很惊讶:怎么太原民警这么快就能赶过来?
一追到底
“工作认真细致,善于抽丝剥茧,有线索就一追到底。”所长陈景荣这样评价梁爱珍。
5月中旬,梁爱珍在梳理小区户籍人口时发现,一名涉嫌诈骗的在逃人员苏某的户籍地址就在其片区,随即入户走访。
原来,苏某已经离婚,房子里住的是其前妻。其前妻说,已多年不和苏某联系,但梁爱珍不肯放弃,继续走访调查,最终掌握了苏某的行踪并将其抓获。
6月3日,恰逢端午节,梁爱珍在一家宾馆检查时发现一条登记不完整的住宿信息。原来,宾馆老板认识这名住宿人高某,没有实名登记便让其入住了。结果,高某正是一名涉嫌诈骗罪的在逃人员。最终,梁爱珍和同事将高某抓获。
“踏实干好每一项工作,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在梁爱珍看来,不论是抓逃犯,还是下社区,都是在捍卫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