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迎泽区人民法院庙前人民法庭与迎泽区矛调中心以“和合工作室”为载体,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持续加强矛盾风险源头防范化解,共同创建新时代多元纠纷化解新机制。
诉源治理,建立解纷新机制
2019年11月,庙前法庭整体进驻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与迎泽区劳动仲裁院建立劳动争议案件“调裁审”一体化运行机制,将诉源访源治理、非诉治理和诉讼治理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新时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守正创新,探索解纷新思路
注重运用传统法律智慧解决新问题,赋予传统法律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其思想内核旨在强调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应顺合客观规律,求得和谐。由“和合思想”所派生出来的“诉”“调”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观念和机制,使法院调解和社会调解相衔接,是多元联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以和合思想为主题,整合各方资源,统筹线上线下,形成多元化解合力
庙前人民法庭和区矛调中心共同设立“和合工作室”,统筹协调公安、检察、民政、团委、妇联、残联、社区等各级各部门各方力量,让群众诉求表达更顺畅、矛盾解决更暖心、利益维护更有力。在线下开展多元调解的同时,和合工作室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线上多元调解工作。
将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2022年,庙前人民法庭与区矛调中心共同创办“和合工作室”法治宣传专栏,旨在讲好法治故事,切实体现“法安天下,德润民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多方联动,共建解纷新格局
以“五个统一”为标准,共同打造专业化、高效率的多元调解团队
庙前法庭与区矛调中心共建多元调解团队,通过“统一案源、统一分案、统一业务标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管理”持续提升调解团队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年诉前分流案件7673件,诉前调解成功4549件,司法确认1405件。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创集体性纠纷化解方案和机制
2021年春节前,50多名持不同口音的农民工涌入矛调中心,希望帮助他们索要某餐饮企业拖欠的工资。庙前法庭充分发挥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业优势和与矛调中心深度融合的体制优势,协调劳动仲裁院、人民调解组织院等部门,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同意调解,涉案的98名农民工全部顺利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
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建设数智化多元纠纷化解平台
数字化赋能多元解纷,在案件受理、案件分流管理、调解、线索推送等方面,实行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案件流程管理实现全程留痕,全部在办案系统完成。
拓展宣传渠道和资源,共创新型法治宣传平台
“和合工作室”在迎泽区委宣传部主办的“迎泽发布”和迎泽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讯息,在普法的同时,带读者体会诉调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如何实现“定分止争”。上线第一天点击量超过1500次,累计点击量达万余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