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发挥‘四大检察’职能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发布了5起典型案例。发布会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金长城主持。人民网、中新社、法治日报、民主与法制社、中国青年网、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检察周刊、太原日报等中央驻晋及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太原检察融媒体平台进行直播。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晓燕通报了太原检察机关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潘剑平发布5起太原市检察机关护航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清徐县检察院分别就2起典型案例办理情况进行经验交流。
太原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优化营内环境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手段,促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立足“四大检察”营商护企
全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021年以来共批捕636件942人,起诉742件1325人。审慎办理涉企犯罪案件,不批捕24人,不起诉59人,变更为非羁押强制措施10人,启动涉案企业合规审查案件31件;针对民商事审判、执行过程中不当损害企业合法利益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2021年以来共办理涉企民事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631件,涉企执行监督案件108件,办理涉企虚假诉讼案件104件;以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为牵引,办理涉企行政争议案件40件;紧盯生态环保领域等损害公共利益突出问题,督促违法企业依法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健全民企服务保障机制
出台护航民营经济26条意见和6项措施,着力护佑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主动服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制定出台《关于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太忻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跨区域检察协作,市检察院与太原市司法局、忻州市检察院、忻州市司法局就加强公益诉讼检察、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跨市县活动监督等制定出台意见和办法,为涉企矫正对象跨区域流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全市5件案例入选服务保障太忻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加强与工商联沟通协调,设立派驻工商联检察联络室11家,万柏林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共建机制做法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
探索知识产权综合履职
太原市两级检察机关全部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一体化办案机制。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动的若干意见(试行)》。针对山西汾酒侵权刑事案件高发态势,与吕梁市检察院协同配合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太原市检察院与吕梁市检察院协同配合形成的专项调研报告被最高检知识产权专刊采用,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迎泽区检察院在市智慧产业园建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该院办理的全国首例“剧本杀”侵犯著作权案件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清徐县检察院在老陈醋专业镇成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擦亮清徐“中国醋都”金字招牌。全市2件案例入选山西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4个知识产权办案故事讲述案例在全省展播。太原检察机关2021年以来的知识产权工作做法被《山西日报》全篇报道。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系山西省唯一一家最高检知识产权办案联系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表彰为“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在全省率先出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太原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名录库管理办法》,联合9家单位会签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意见和办法。全市两级院全部成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管委会,10个基层院已实现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全覆盖。截至2023年6月,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1件,作出不起诉决定17件,提起公诉建议轻缓刑1件。合规整改后的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更加规范。市检察院与市中院会签《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探索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更加坚实有力的举措帮助涉案企业走出困境。小店区检察院办理的杨某某破坏军事通信案入选山西省企业合规典型案例。
开通涉企保护“绿色通道”
做好维护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工作,认真开展“服务企业家”活动,对全市看守所、社区矫正单位排查出的39名涉案企业家,逐个进行谈话,开辟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简化申请、审批流程的“绿色通道”。对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简化申请、审批流程,有效解决了规范监督与保护生产经营的矛盾。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对反映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控告、申诉,实行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为民营企业信访开通“绿色通道”。
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