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全市检察工作推进会议结束后,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及时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全市检察工作推进会精神专题会议”,认真围绕马红彬检察长讲话精神,结合我院实际讲领悟深贯彻、讲短板理思路、讲举措抓落实。大家一致认为,全市检察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回顾工作简洁鲜明站位高,指出问题客观实在不避短,部署工作扎实具体可遵循,为确保太原检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怎么看”的科学指导,做出“怎么干”的方向指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迎泽区检察院也将在之后工作中坚决做到研究吃透会议部署,定方向、想办法;统筹布局下半年计划,保全面、抓重点;边干边学分析短板,见行动、抓落实,结合工作实际,“三措并举”将马红彬检察长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掷地有声。
一是“深学笃行”早谋划。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部门例会、支部会议,深入学、反复学、逐字逐句学,真正把会议精神学懂、弄通、做实,达到“先学一步深领会、立即行动抢先机、迅速研究补短板、快速执行抓贯彻”的工作局面。二是“深思躬行”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瞄准自身存在的服务大局不够精准、执法办案不够精致、队伍管理不够精细问题,深刻剖析在思想上松懈、责任上松动、行动上松劲的原因,靶向治疗“开方子”、挂图作战“攻弱项”、 扬足优势“强特色”,推动具体工作上规模、上层次、上台阶。三是“深悟践行”强攻坚。牢固树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意识,紧盯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优势工作继续保持领先、提档晋位;一般工作提升品质、争创一流;落后工作瞄准中游、力争上游,力促迎检工作做到全面领先、持续领先、显著领先。结合重要会议讲话精神、结合上级安排部署、结合本院工作实际,迎泽区院将把握好“三大关系”,努力在敢干、巧干、实干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
一、把责任“扛在肩上”
把握好“谋划”与“落实”的关系
重点围绕护航民企、保护生态、办好小案、人才培养、从严治检五个方面具体工作及部分重点业务考核指标,迅速开展全员学习讨论,以“定时间、定数量、定指标、定位次、定效果”的方式,制定“工作推进图览”,依托“周例会”,实现项目化运作、清单式管理、科学化调度。
二、把发展“放在心上”
把握好“全局”与“一域”的关系
一是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护航营商促发展。综合运用监督纠正、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入企服务等手段,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通过事前把好“准入关”、事中强化“监督关”、事后落实“评估关”,找准案件背后反映的行业监管漏洞和社会治理问题,力促形成“办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新局面。二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办好小案惠民生。推行“四多”工作法,即会签《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分类办理工作意见》,落实繁简分流,“多提一档质效”;将犯罪嫌疑人身份、犯罪原因、一贯表现等情节作为捕与不捕、诉与不诉的重要考量因素,精细审查案件,“多给一次机会”;变坐堂问讯为走访调解,修复受损关系,“多解一个心结”;充分发挥公益服务的惩戒教育作用,开展犯罪治理,“多尽一份职责”,力促小案深度办、小案灵活办。三是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司法救助纾民困。控申部门与案管部门联动配合,建立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司法救助台账,无死角摸排因案致贫的被害人,积极告知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权利,着力构建“1+N”社会化多元救助格局,加强同民政、教育、妇联、退役军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开展救助信息互通、问题研讨、线索移送、联合宣传等工作。
三、把力量“沉到点上”
把握好“重稳”与“求进”的关系
一是提质效、强基础,做“全”做“实”刑事检察。抗诉方面,实行“三重审查”机制、同步审查机制、全面审查机制,对所有一审裁判实行全覆盖评审,注重对类案同类犯罪情节认定、关联案件裁判均衡性等重点审查,不断提升抗诉精准度。认罪认罚方面,以侦协办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案件办理机制,全力抓住制度适用关键点;以律师参与为支撑点,健全权利保障机制,不断扩大法律帮助覆盖面。积案清理工作方面,依托侦监平台,畅通线索来源渠道,开展涉民营企业经济犯罪“积案”专项核查、清理工作;发挥检察室桥梁作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积极与公安机关会商对接;立足检察监督职能,派员对全部“积案”进行介入,调取证据材料进行全面阅卷审查,引导侦查并督促公安机关加快办案节奏。二是求极致、强发力,做“强”做“准”民事检察。针对民事抗诉案件再审改判率无数据问题,及时掌握案件审查方式和标准,对拟提请市院抗诉的案件通过组织检察官联席会议、与上级院、法院特别是承办人之间沟通联系,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广泛交换意见,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权威性。三是补短板、强共赢,做“精”做“优”行政检察。对新增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两项考核指标,通过深化落实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常态化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定期梳理不起诉案件,对涉及行政违法的案件进行筛查,对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线索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充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