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暖色 调解助“薪事”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0 14:28:43 来源: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劳动者的“劳有所得”在新时代含金量越来越高,崇尚“劳有所得”,厚植“劳有厚德”。

锦旗背后的故事¬

8月7日,一位当事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上书:“沐雨栉风人未老,百聆释法兼尚德。舒心暖语消嫌隙,协力同心友谊多。”事情从夏初时节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说起。

 调助“讨薪” ¬

一、缘起

6月初,农民工张某起诉某村委欠薪。这起劳务合同纠纷,立即引起调解员的重视。从原告诉讼请求中看到,原告要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所欠工人工资34560元。

一份薪水,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来源和希望。往小说,对农民工来讲工资是经济来源,往大说,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于是调解员立即打通原告与被告单位电话,建议他们尽快来百聆解纷中心进行调解。

二、调解过程

原告在电话中向调解员阐述了诉状的基本内容——2021年6月30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劳务合同一份;2021年7月8日,原告与被告就劳务合同又签订了某村山林绿化支付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从2021年8月始,由原告带5名工人为被告所辖的山林进行绿化,由被告向原告支付工资。但约定期满后,被告未履行向原告支付工资的义务,原告多次到村委会,并以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催要,但被告一直没有支付原告和工友们的工资。

经调解员电话联系,被告派来两位工作人员参加调解。一位是村委会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另一位是该村山林绿化工地的管理人员。被告称不是不愿意支付原告工资,而是原告所派的工人出工不出力,没有按照要求完成绿化工作,而且不听从管理人员指挥,没有按期完成绿化任务。由于合同中没有规定量化指标,无法具体考核他们的工作,村委对他们的工作不满意,对支付工资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找到问题症结后,调解员进一步与被告负责人沟通,从政策法规讲起,农民工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必须保证他们的辛劳获得及时足额的报酬,工作有所欠缺可以协调补救,但是拒绝支付报酬的方式不可取。近年来,一道道欠薪“高压线”拉起,已经扎紧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笼子,织牢农民工工资“保障网”。希望他们酌情尽快给付原告工资。经过多次电话调解,被告负责人表示,已安排村委会会计给付原告相应工资。

三、圆满结局  

半个多月后,原告收到了被告所欠付的工资,他也很快发放给了工友们,并委托代理人前来百聆解纷中心办理撤诉。他非常感谢调解员的工作,代表工友们送来了一面鲜红的锦旗。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也要为拼搏奋斗者创造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万柏林法院一直坚守!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