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矛调解千结 倾心为民促和谐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3-11-16 10:35:50 来源:晋阳剑微信公众号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太原市迎泽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赋能,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统筹,成立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资源整合为主线、五元解纷为支撑”的多元化迎泽模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推进法治迎泽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   凝聚“社会治理”向心力

矛调中心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围绕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新要求,高质量完成区综治中心与矛调中心合署办公,建立由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信访工作人员、劳动仲裁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矛盾联调队伍,通过老党员“传帮带”、离退休干部兼职人民调解员、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调解、“五老”调解队进家庭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做到把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资源整合   蹚出“一站办理”新路径

坚持便民导向,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职能整合、功能集成,吸纳负有调解职能的行政部门和调解组织进驻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受理、有效甄别、精准分流、就地调处、实时督办、依法引导”,保障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今年4月,崔某等10余人通过朋友介绍在被申请人刘某所负责的培训学校报考相关学历证书,校方承诺考试未通过后将全额退还学费,但过程中校方未按合同履行,申请人崔某等人要求退还所交学费。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定调解思路后,矛调中心积极协调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组成联调队伍,秉承“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第一时间查阅案件相关材料,耐心听取当事人诉求,详细了解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相关情况。经过多次沟通会谈,调解员积极引导和帮助双方化解积怨、解开心结,双方就学费退还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现场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矛调中心多元解纷机制的应用与推广,既提高了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创优机制   构建“五元解纷”大格局

立足诉求,纠纷来源多元。无论是群众来电来访亲自反映的矛盾纠纷,还是辖区部门、街镇或社区(村)网格员日常排查发现的问题,或是法院、公安、工会、妇联等部门委托处理或上级部门委派处理的事项,凡属平等民事主体间的民商事纠纷全部“一站式”集中受理。

整合资源,解纷主体多元。依托人民调解工作在前、司法保障机制在后的递进式矛盾过滤体系,将负有调解职能的行政部门、群团组织、劳动仲裁院、基层法庭及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全部协调进驻中心,对口精准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综治中心整体进驻,协调、指导、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

聚焦主责,解纷形式多元。纠纷受理登记后,根据性质、复杂程度进行分流,简单纠纷交由街镇处理,一般纠纷由人民调解员处理,重大复杂纠纷由多部门联动联调。调解成功可直接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根据申请可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矛调中心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上门问诊”“坐堂就诊”“远程会诊”等调解形式,通过“耐心、公心、交心、细心、恒心”的五心调解法,为各类矛盾纠纷提供“对症下药”式调解服务,画出了定纷止争的大同心圆,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健全机制,支撑保障多元。“全科网格”强基础,利用网格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优势,及时掌握纠纷线索,快速响应群众需求,使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发、稳控在网格;“多网融合”广覆盖,与“12345”数字城管、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多网并行、信息共享,实现“一屏观全区、一网管全域、一地解全纷”;“线上线下”齐发力,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远程心理咨询、远程调解等“线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服务全局,解纷效果多元。政治效果是目标,法律效果是基础,社会效果是检验。通过定期对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办理结果进行回访,动态掌握调处过程,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果,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合理合法解决。同时听取当事人和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工作,最终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截至目前,矛调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45667人次,受理矛盾纠纷9118起,通过调裁审一体化平台化解8303起,事件办结率达91%。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