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铖,男,1995年6月出生,山西介休人,中共党员,201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网安大队三级警长。
他是一名95后党员民警,从警以来,始终怀揣着一股“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拼劲,洋溢着满身“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嘉奖1次,多次获评党员先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快,再快一秒”
练就一身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
初见赵彦铖,最深的印象就是快,语速快、脚步快、行动快、办案更快。他依靠敏锐缜密的分析思维和果敢睿智的判断力,追求极致的快。拿出一份研判报告赵彦铖的最快纪录是35分钟,从分析研判到抓获嫌疑人的最快纪录是7分钟。
作为团队中的“先锋”,他眼光老辣,总是能以最快速度从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梳理分析出可能破案的线索,将隐藏的犯罪分子一一揪出,让他们无所遁形。
虽然是一名年轻网安民警,但他已战功满满。他参与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30余人,参与破获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1个。
同事们调侃说,他办案的速度如此之快,有的时候竟然是靠“灵感”。
“左手第一间,嫌疑人肯定在里面。”依靠赵彦铖的感觉,刚刚开始排查,刑警队员就将嫌犯成功抓获。
“哪有什么直觉、灵感,其实就是和前辈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吧。”赵彦铖笑着说。是啊,直觉、灵感,其实就是日复一日训练、年复一年的实战,练就了这一身克敌制胜的本领。
2019年11月,赵彦铖从派出所调入现在的部门,对于特警专业的赵彦铖来说,跨度很大、挑战很多。为了迅速进入角色,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还特意租住到了离单位不足100米的小区内。
那一年,虽然把家搬到了单位附近,但他却很少回家,往往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即使在家,无论多晚他都随叫随到。正是日常的勤学苦练,赵彦铖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辖区的大街小巷也都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各种必备技能已能灵活熟练运用。
“细 ,多细一分”
织密守护平安的坚实防线
从事公安工作,除了速度快,细致更是至关重要,从成千上万条数据中筛选有用信息,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关键线索,在日复一日的大海捞针中,练就一双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
在对分局历年来的命案积案进行分析研判时,一起21年前的命案积案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案子的线索极度有限,仅有一张21年前的黑白照片,但是脸却模糊到只能看到人影。
如果照片人脸能看清,杀人凶手一定就能抓住!说干就干,赵彦铖开始每日琢磨照片。“人眼相当于一台上亿像素的相机,比最先进的相机还要先进。”赵彦铖的双眼就是这台上亿像素的相机,他从模糊的照片中,细致地识别记住记牢脸部、鼻子、嘴巴、眼睛、皮肤特征,一张清晰的犯罪嫌疑人人脸在他脑海慢慢绘就。一个月后,赵彦铖和战友们外出实地走访调查,一张熟悉的人脸出现在眼前,“就是他”,赵彦铖和战友对视一眼,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郑某抓获。
打铁还需自身硬,赵彦铖和他的同事们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实战中不断磨炼成长,成为所在大队的一把把破案“尖刀”,他们屡破大案,屡立战功。他们从不等靠,开拓进取,主动出击,尽可能地让案件提前防,及时打,严格管,时时控。
“光,眼中的光芒”
那是信仰的力量
接触过赵彦铖的人,总能感觉到他眼里闪烁的光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父亲书房中挂了多年的林则徐诗词深深地影响着赵彦铖。
还记得入党宣誓那天,他的眼眶红了又红,入党誓言始终铭记于心。
入警以来,他始终怀揣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满腔热情。
幸亏民警送医及时,如果再晚送一个小时,人就救不回来了。医生说。今年10月,一条警情引起了赵彦铖的注意,“男,抑郁症患者、服用头孢后饮酒,离家后失联”,如果不及时找到这位群众,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赵彦铖和派出所民警们协同配合,立即开始工作,汇集信息、分析研判,十几分钟后,他们终于顺利找到男子并将他送往医院。
他心中的那束光,化成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赤诚,对工作的无限热爱。
面对稍纵即逝的线索,他和同事们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各个街道摸排走访十多个小时,双手冻到不能屈伸,最终捣毁一处犯罪窝点;面对意欲自杀的嫌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11个小时,最终将其感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面对在街头狂奔的罪犯,他毫不犹豫地从三四米高的天桥跳下,将其擒获……
警察与青春相融,更加英姿勃发;警徽与青春碰撞,愈加光彩夺目。时间,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进步,也记录着他付出的热血和汗水。春色正浓,青春正好,在新征程中,他将继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