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骗子对孩子的微信号下手了!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3-11-20 11:09:02 来源:太原公安微信公众号

近日,警方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186300元。经了解,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其女儿收到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

小朋友年幼无知,被骗子诱惑,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

随后“客服”告知李女士女儿,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要封停30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申请冻结,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

由于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又没开通短信提醒,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银行卡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经查流水,李女士银行卡前后被盗刷59次,金额达186300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诈骗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骗子大多利用孩子对游戏、明星、零用钱的向往,诱导他们上当受骗。

★套路分析  

套路一:免费游戏装备陷阱 

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价装备”“免费皮肤”“游戏账号出售”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最后拉黑。

套路二:红包返利骗局 

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套路三:解除“防沉迷”系统骗局 

骗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密码来骗取钱财。

套路四:假明星发“福利” 

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加入“明星粉丝QQ群”,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警方提醒 : 

家长们要监督好孩子的学习生活,时时提醒孩子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理、不点。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