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标题

阳曲县“三先行”“五优化”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效能

作者:太原长安网(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5-23 00:00:00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阳曲县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按照“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的要求,以党建引领“三先行”为核心,网格治理“五优化”为抓手,切实做到信息无遗漏、民情底数清、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盲点、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网格治理、群众自治、人人参与” 的基层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三先行”‍

推动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党员先锋岗、服务点设在网格,创造性地推行党员联户制度,让网格连接起党心与民心。

一是党组织先行。开展党组织阵地建设,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党小组组长,网格内的所有党员全部编入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网格团队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建立“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社区)党组织体系,推动“党员进网格、网格员进组织”,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梢,搭建起“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健全党建引领入网入格工作机制。全县现有12个社区居委会、116个行政村(村改居)全部由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在643个小网格设643个网格党小组,实现党建全覆盖。

     二是干部要先动。建立县乡干部包联乡村党建、网格群众工作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延伸包联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会治理重点村,每人联系不少于5户群众,每月至少2次入网格开展调研,办理“急难愁盼”事项。乡镇干部包联村,延伸包联网格,每周到村不少于2天,对基层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还要善于传达政策、把握政策、分析政策、运用政策。

三是党员成先锋。乡村党组织充分激活网格内各领域党员先锋力量,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党员亮明身份,处处做表率,事事树形象。组织红色宣讲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攻坚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着力探索党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将有意愿、有热心、有能力的积极分子、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土专家”、乡村振兴带头人吸纳进网格,建立党员发展梯队,加强党员后备人才考验和培养,形成党组织是“主心骨”,党员服务更走心、群众与党组织更贴心的浓厚氛围。

网格治理“五优化”

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网格管理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一是优化网格设置。各乡(镇)村因地制宜优化网格设置,以行政村为界,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大网格(全科网格)。如户数超500户,同时人口数超2000人的村,按两个网格进行划分。全县乡村原有全科网格(大网格)116个,今年在原有全科网格的基础上划细划小,划分小网格,增加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同时以10——20户为单元划分“微网格”,选用志愿者或党员担任小组长,协助网格辅助员和兼职网格员做好网格内服务管理工作。

二是优化网格团队。科学配置网格工作力量,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组建“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网格志愿者”的网格团队,实行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每个乡镇由分管平安建设的副书记担任总网格长,大网格设置网格长1名(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兼职网格员1名(由除村“两委”主干外的其他成员担任),网格辅助员若干名(由自然村负责人或各部门在村的协管员担任)。全县配备专职网格员121名(社区使用),兼职网格员139名(去年108名+今年31名),网格辅助员70名。

三是优化运行机制。按照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处置“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步闭环工作流程,积极构建基础信息全部电子化采集录入、社会事件统一分流督办、公共资源统一整合共享、网格服务信息化延伸跟进、日常工作量化考核评估的网格服务管理运行新机制。

乡村两级依托“全科网格”,同步建立“一网格一群”微信工作群,吸收网格内全体居民群众至少每户有1人加入,网格员即时在群里发布疫情防控动态和相关宣传资料,畅通快速反映信息渠道。加强对网格管理,督促网格长、网格员对本网格人员进行清底管理,网格辅助员发现苗头隐患立即上报,专兼职网格员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事项及时上报村(社区);对村(社区)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乡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吹哨”,县综治中心分流“派单”,相关职能部门“报到”,现场调查并限期解决。村(社区)和乡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处置问题情况,由专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负责向群众反馈结果,努力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服务不缺位”。各层级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四是优化工作保障。强化制度保障,建立教育培训、巡查走访、情况上报、上岗公示、考核评价、奖优惩劣等6项制度,以严格的制度加强网格队伍日常管理,让网格队伍管理“有标准、有规范”。做实待遇保障,网格员的薪酬分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其工资报酬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专职网格员薪酬不低于我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兼职网格员按每人每月300—500元发放,随经济增长逐步增加;网格辅助员按每人每月100—200元发放,乡村适当给予补贴。结合实际建立相关工作激励机制,网格员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矛盾纠纷、民转刑案件、非访或群体访上报及时而避免结果发生的,视情况给予一次性奖励。注重业务保障,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不断加大对专、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等网格队伍的业务知识、专业素养、网格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网格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满足基层治理工作的需要,截止目前共计培训30余次。

五是优化服务管理。网格员充分履行“五大员”职责,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从“资源分散”转变为“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建立网格员“三四五六七”工作清单,即:“三清楚”,网格员对网格区域的基本情况清楚、家庭户数清楚、人员底数清楚;“四熟悉”,熟悉辖区内困难家庭人员基本情况、辖区内 60 岁以上老年人底数及孤寡老人家庭情况、辖区内矛盾风险隐患点情况、辖区内特殊人群类别及具体情况;“五掌握”,掌握网格内矛盾隐患点情况、重点人员情况、流动人口、社会组织团体以及驻村单位名称规模;“六必访”,孤寡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每日必访,残疾人员家庭每周必访,困难群众、精神障碍患者和刑释人员每月必访;“六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邻里守望互助必到、片区突发事件必到、村民困难病重必到、村内服务事项落实必到、社情民意调查必到;“七必报”,矛盾纠纷必报、安全隐患必报、外来人员流入(流出)必报、社会弱势群体困难必报、片区环境卫生不洁必报、村民群众需求服务必报。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太原市委政法委员会  ICP备案号:晋ICP备1500174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